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向新質生產力要經濟發展新動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成為各行各業亟待作答的時代命題。
作為中國微型車輛產業鏈鏈主企業,淮海控股集團正展現勃勃生機:2023年,集團微車產銷量比上年增長20%以上,累計達到2882萬輛,連續18年位居行業第一,再次刷新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入選2023年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機械工業500強、江蘇民企100強等實力榜單。
?

淮海控股集團智能化焊接生產線
這份頗為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淮海控股集團正奮筆書就以“新質化、數字化、鈉電化、生態化、國際化”五大戰略為指引,聚力推進“332戰略”(即鈉電二輪、鈉電三輪、鈉電汽車三個新能源車輛產業,鈉電動力、鈉電光儲、鈉電科技三個高新技術產業以及中外交叉持股跨境電商產業和淮海基金),加快打造淮海車輛公司、淮海跨境電商公司、淮海新能源汽車公司、淮海新能源股份公司、淮海新能源動力公司、宗申車業、淮海弗迪7個百億級產業板塊的新質經濟新答卷。
“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是實現淮海戰略的根本方向。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我們穩扎穩打、質效雙升、行穩致遠。跨越式發展其勢已成,大有可為、大有作為。”面向未來,淮海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安繼文發出動員令。他表示,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堅持質量績效第一,推動企業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主體變革,增強企業競爭力;跨越式發展的基本要求是打破發展的一般常規和步驟,充分發揮特有優勢、后發優勢,以新技術新模式跨越為主,帶動整體躍升,實現換道超車、賽道領跑。“企業要高增長,就要有遠見,要有看到未來的思維和視角。企業要高增長,就要尋找新的增長曲線,尋求新的盈利點。”
自1976年開始生產微型車輛,淮海控股集團在業界擁有“三輪車發祥地”的美名。近年來,隨著產業提檔升級進程的加快,作為行業領頭羊的淮海控股集團,在積極探索新能源動力賦能小型車輛發展之路上,亦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基于對市場的敏銳捕捉和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安繼文發現,鈉電池作為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之一,因具有耐高低溫、高安全、高環保、特高性價比、經濟實用的優勢特征被廣泛應用于經濟型乘用車動力電池、儲能等諸多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以鈉電高新技術為切入口,淮海控股集團在發展新質經濟的征途上揚帆啟航。2021年10月,集團戰略投資浙江鈉創新能源有限公司聘請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鈉創新能源創始人馬紫峰為集團鈉電技術首席科學家。
?

淮海控股集團生產基地智能物聯系統
2022年10月,浙江鈉創“年產4萬噸鈉離子正極材料項目”正式投產。淮海控股集團與浙江鈉創深度合作、相互賦能,為行業領先優勢打下堅實基礎。目前,雙方在鈉電高新技術領域累計獲得美國專利3件,申請專利40余件,已授權專利23件,發表論文60余篇;參與編制國內首個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制定鈉離子電池企業標準4個。
2023年,淮海控股集團在新賽道上跑出成長加速度:陜西淮海車業有限公司100萬輛鈉電新能源車輛項目建成投產;集團與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簽約百億元鈉離子電池項目,整合鈉電產業鏈上中下游優勢資源,發揮雙方在技術、資金、人才、管理、市場、渠道和產業鏈等方面的優勢,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車鈉電系統配套商;淮海新能源股份公司研發便攜儲能產品3款、家用儲能產品5款、中型儲能產品1款,實現儲能產品由0到1的突破……
“在儲能、電動化領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鈉離子電池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現階段產業鏈相關技術已基本成熟,2024年將成為鈉電池量產元年。規模化生產一定會帶來成本下降預期,產業化推進會讓鈉電池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優勢。”安繼文如是預判。
把新機遇變成新開局,圍繞鈉電全產業鏈布局的淮海新優勢不斷被塑造、夯實。圍繞鈉電換道超車三電集成系統的高技術再造,整合比亞迪、中國礦業大學、淮海機電公司、先進電動力系統配套企業、各主機廠等技術資源,實現鈉電池+電機/控制器+充電器+變速箱+整車(儀表)等一體化科技創新;整合比亞迪等業內優勢企業,打造適用于小型車輛多路況、多環境、多載貨、高舒適性的全應用場景專用動力電池系統;今年完成比亞迪淮海弗迪鈉電池15GWh基本建設,力爭明年5月投產……放眼2024,更多的淮海佳音靜待傳遞。
“高質量發展需要新質生產力做基礎。”安繼文說,當前,發展新質生產力、保證高質量發展已成淮海控股集團發展主旋律。而為助推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一個涵蓋工作意識、工作計劃、工作目標過程績效考核、績效薪酬兌現管理等在內的高質量工作目標管理體系也正在淮海逐步建立、健全。
?

淮海弗迪鈉電池PACK
?
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是現有生產力的躍升,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依靠創新驅動成為其中關鍵。“產品是企業的尊嚴,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安繼文說,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應該完成從依賴規模效應到創新變革的轉變。
無論是鈉電二輪、鈉電三輪、鈉電汽車三個新能源車輛產業,還是鈉電動力、鈉電光儲、鈉電科技三個高新技術產業,淮海控股集團始終依靠科技創新,堅持“產品為王”經營導向,全力打造“五化五高”產品(五化即領先化、差異化、平臺化、標準化、通用化,五高即高顏值、高技術、高質量、高價值、高銷量),產品改造與提升有了更多落腳點的同時,企業經營上的“護城河”也愈發寬闊。一個數據驗證了這一點:2023年,集團全年完成316款新產品開發、108項新技術開發、102項專利申報。
去年6月,淮海車輛2023年中新產品發布會上,包括電動兩輪車、休閑三輪車、電動三輪車、半篷貨運、全篷客車、微車、電動三輪起重車、特種車等全維度產品的百余款產品重磅登場,全系列新品全軍出擊,引來與會商家紛紛排隊搶單。現場下單近4萬臺的火爆場景背后,是核磁動力系統、鐳雕儀表臺、迎賓燈等“黑科技”的吸人眼球,是“以公司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革命性重塑,更是淮海控股集團以創新贏市場的又一次生動詮釋。
淮海車輛營銷總公司負責人王滿意表示,2024年,公司將進一步精準產品立項管理,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精準立項,營銷參與產品立項、產品小批、批量交付、市場驗證、銷量閉環的全過程。同時,推動營銷-研發對接會機制常態化,每月底開展營銷-研發對接例會,建立營銷-研發對接會工作目標計劃一張表的管理模式,為“好產品”保駕護航。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者認知的轉變,新能源汽車已從一種新興事物,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江蘇淮海新能源車輛公司負責人江波說,目前,公司正精準推進淮海新能源車輛相關產品開發進程,將整合新能源汽車行業大師級研發團隊,用極致的產品思維推進實施動力集成系統再造、品牌調性+新能源高顏值再造、保質保價保量再造、營銷模式再造、管理模式再造等6個再造工程,打造經濟適用的新能源車輛產品,保障6個再造工程質量達標率100%,實現換道超車。
“新時代、新科技、新模式、新發展。我們將與時俱進,進一步抓實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助力產品創新和產業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安繼文說,創新是一場持久戰。為此,集團還將培育創新土壤,創造長期穩定良好的創新環境和與之相匹配的價值理念。“新的一年,我們還將積極推進7項專項創新增效獎勵機制,激發全員創新增效熱情,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向創新要活力,以科技強動力。”
?
委內瑞拉的卡洛斯喜歡騎著淮海電動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法國的路易斯和阿爾諾熱衷于駕駛著淮海三輪車改造的“移動比薩店”游覽當地美景;埃及的馬哈穆德則為他的叔叔精心挑選了一輛淮海三輪車作為開業禮物……
如今,淮海車輛正成為越來越多外國友人的“心頭好”。在“五化”戰略和“332”新質產業布局的引領下,淮海全體員工正全力以赴,積極提升由單一產品經營理念轉變為六大類多品種產品經營理念的才干能力,以及勝任多品類多品種產品的國際化經營能力。
在淮海跨境電商總部外貿車間里,載滿淮海電動兩輪車、三輪車及四輪車配套件的集裝箱貨車絡繹不絕。“淮海‘332戰略’產業順應新三樣,隨著補鏈延鏈增鏈的持續加力,新能源和新能源車輛產業發展勢頭會更好,中國紅海產業鏈會錘煉更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優勢,定能開創國際化藍海產業財富。”安繼文信心滿懷。
在全球化浪潮的澎湃激蕩中,淮海控股集團憑借卓越的戰略眼光和深厚的企業實力,全面開啟國際化發展新篇章。而作為集團“332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外交叉持股跨境電商產業成為淮海控股又一次大膽探索。安繼文表示,中外交叉持股跨境電商產業合資合作新模式有利于深入淮海鈉電二輪車、鈉電三輪車、鈉電汽車、光伏、儲能、鈉電動力六大類產品海外產品應用場景,構建全面的差異化服務營銷模式,實施區域市場多品類導入,基于文化差異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和經營決策,切實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做大市場、做強企業,實現各方共商共建共享淮海國際化發展成果的目標。
在委內瑞拉,淮海控股集團與合作伙伴達成本土化合作意向,建成投產的首個電動車組裝工廠生產線運轉不停。項目填補當地市場空缺的同時,更為淮海控股集團國際技術合作模式的本土化和國際化樹立全新標桿。從定制方案、前期服務、廠房選址、生產設計、質量控制、日均產能提升等全流程,淮海控股集團都給予了合作伙伴規劃和指導,并在增產提效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
去年11月10日,在2023中國徐州第二十六屆投資洽談會系列活動上,淮海控股集團中外交叉持股跨境電商產業再迎喜訊:與馬來西亞億能有限公司簽署在馬投資1000萬元組裝兩輪高速電動車項目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加強在投資貿易、合資建廠、新能源車輛等領域的合作,通過產品、技術與營銷網絡的強強聯手,實現互利共贏。目前,馬來西亞本土化產線已完成組裝調試,預計3月份具備量產條件。
“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從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到非洲的埃及、坦桑尼亞,再到南美洲的智利、秘魯等,淮海控股集團產品正深度走進全球用戶的生活場景,贏得良好口碑。目前,淮海控股集團淮海海外基地、CKD工廠和分公司基本完成全球化布局,網絡覆蓋120個國家和地區。
淮海跨境電商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邢紅艷介紹,2024年,企業將聚焦傳統貿易商業模式升級,堅定貫徹實施淮海大外貿戰略,切實推動新時代淮海大發展。
具體而言,集團在平臺管理賦能方面,將推進外貿合伙人利潤分紅模式,最大限度激發員工業務開發積極性;在產品迭代支撐方面,穩固區域存量市場主銷車型,進行區域市場多品類導入、抓牢重點新興市場新品導入,實現鈉電化換道超車;在業務舉措保證方面,優先關注核心存量市場,重點開發新興潛力市場,推進目標空白市場的定向開發;在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方面,通過系統驅動管理,深挖數字化平臺功能,實現業務客戶、訂單、信息在線化推進,實現快速交付流程的重塑,提高合同履約交付執行能力等。圍繞中外交叉持股戰略合作發展模式,集團正準備與多家外資同類產品強企聯手,成立中亞、南亞、東南亞、南美、北美、歐洲、非洲7家中外合資企業。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打出“組合拳”,下好“先手棋”。順應新形勢,瞄準新產業,以新質經濟為舵,在領航新能源產業的新征程中,淮海控股集團正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新機遇變成新開局,向“新”發力、向“高”攀登、向“遠”篤行。從百億級企業跨向千億級企業,從微型車輛領軍企業跨向新能源領軍企業,從規模型優勢跨向創新優勢,淮海控股集團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決心,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不斷擦亮中國制造的品牌。
?
來源:江蘇經濟報
攝影:張宜明